- 第一天
- 第二天
- 第三天
-
更多 »
馬公市區
澎湖縣馬公市地圖
營業時間:全日開放歷史背景:馬公市在前清時代稱為媽宮城,是全台灣第一個漢人聚落、市集的媽宮,因為國家一級古蹟澎湖天后宮所在而得名,地名也隨漁民們對媽祖的崇敬,由娘宮、娘娘宮、娘媽宮、媽娘宮演稱為「媽宮」。在清光緒13年(西...
- 景點路線導航
-
更多 »
四眼井
澎湖縣馬公市中央里中央街40號地圖
營業時間:全天開放四眼井位於澎湖中央街上,又名四穴井或四孔井,是澎湖最古老的水井,被評定為三級古蹟,有人認為遠在乾隆年間就已存在,但由於目前缺乏史料證實,因此切確的開鑿時間無法確認,昔日中央街又稱大井街,即是因這口井而得...
- 景點路線導航
-
更多 »
施公祠.萬軍井
澎湖縣馬公市中央里1巷10號地圖
營業時間:05:00~20:00施琅,生於明朝天啟元年(西元1921年),卒於清朝康熙三十五年(西元1696年)。曾是鄭芝龍將軍的部將,加入鄭成功的抗清義旅,成為明鄭軍的重要將領,之後種種原因而降清。西元1683年,奉康熙皇帝之命,率領清軍渡海東征,...
- 景點路線導航
-
更多 »
西瀛虹橋
澎湖縣馬公市中興里介壽路7號地圖
營業時間:全天開放西瀛虹橋位於澎湖縣馬公市的觀音亭海濱公園內,於西元2004年完成,是澎湖地區第一座鋼拱橋。西瀛虹橋與觀音亭的周邊美景互相結合,其景致看來更顯浪漫、唯美。尤其每當夜幕降臨,拱橋那紅、橙、黃、綠、藍、靛、紫等七...
- 景點路線導航
-
更多 »
媽宮古城.順承門
澎湖縣馬公市金龍路地圖
營業時間:全天開放媽宮城亦稱為澎湖城,也稱光緒城,是清朝最後建築的一座防禦性城池光緒31年(1885)2月法軍攻佔媽宮,同年6月,中、法議和後法軍撤離澎湖,光緒30年12月,澎湖鎮總兵吳宏洛奉劉銘傳令,建造媽宮城,以提升澎湖的防禦能力...
- 景點路線導航
-
更多 »
篤行十村潘安邦舊居
澎湖縣馬公市新復里1巷5號地圖
營業時間:09:00~17:50篤行十村始建於明治36年(1903),原本是日治時期「澎湖要塞司令部」與「澎湖島重砲兵大隊」的官舍群,戰後則改建為澎湖防衛部軍官眷村,並於民國95年11月時公告為澎湖縣歷史建築,是一處融合台、日兩國文化的眷村保留區...
-
更多 »
員貝嶼
澎湖縣白沙鄉地圖
營業時間:全日開放員貝嶼位於澎湖縣東海,形狀彷彿貝殼,也是個依形命名的玄武岩小島,北半部海岸玄武岩柱狀節理發達,北端有稱為「筆」和「硯」的岩柱和海蝕洞景觀,東側則有成扇狀排列的玄武岩柱,猶如百摺裙般,甚具賞景趣味。員貝嶼...
- 景點路線導航
-
更多 »
小白沙嶼
澎湖縣白沙鄉地圖
營業時間:欲登島需事先申請白沙嶼以潔淨的沙灘得名,除西側屬岩岸外,餘皆為可盡享日光浴、浮潛、戲水的白色沙灘,尤具西南方的大片沙灘及海底景致更是世外桃源勝境。由於白沙嶼無人居住,是一處保有原始海島風貌之島嶼,島上玄武岩柱狀節理亦十...
- 景點路線導航
-
更多 »
錠鉤嶼
澎湖縣湖西鄉錠鉤嶼地圖
營業時間:全日開放因形猶如船錠而得名,全島由緻密的柱狀玄武岩構成,再經過風化和海蝕,造型奇特多樣的海蝕地形,有"海上長城"及"海上桂林"的美譽,同時也是北海鷗鳥的主要聚集地。
-
更多 »
桶盤嶼
澎湖縣馬公市地圖
營業時間:全日開放桶盤嶼為一典型玄武岩方山地貌,四周有柱狀節理十分發達且排列整齊的玄武岩環抱,由於石景極其秀麗,向有澎湖的黃石公園美譽,可沿環島水泥步道盡情瀏覽。桶盤西南海岸海蝕平台上,有玄武岩熔槳湧出所形成的同心圓孔洞...
- 景點路線導航
-
更多 »
虎井嶼
澎湖縣馬公市虎井里地圖
營業時間:全天開放虎井嶼,舊稱「船篷嶼」或是「枱嶼」,歐洲人又將其稱為「Table島」。話說曾經有個小孩不幸意外摔落此島的某個大井之中而身亡,居民們就此認為此井宛若一隻兇惡的老虎般的充滿著凶險,因而將此島嶼命名為「虎井...
- 景點路線導航
-
更多 »
望安島
澎湖縣望安鄉地圖
營業時間:全日開放因綠蠵龜而名噪一時的望安,是澎湖的第四大島,也是著名的文石產地之一,島上地形起伏,四周草原遼闊,牛群優遊其間。西側有崢嶸的玄武岩山崖及天然海灣,素有「蜜月島」之稱。望安舊名「八罩」,位於馬公市南方,介於...
- 景點路線導航
-
更多 »
七美
澎湖縣七美鄉地圖
營業時間:七美鄉位於澎湖群島的最南端,清朝初期稱為「南嶼」或「南大嶼」,至民國33年(1944)8月才由「望安庄」分出,成為「大嶼庄」,1945年改為「大嶼鄉」,後為感念七美人貞烈節操及動人的事蹟,於是改名為「七美鄉」作為...
- 景點路線導航
-
更多 »
七美人塚
澎湖縣七美鄉南港村地圖
營業時間:全天開放七美嶼,舊稱「大嶼」,是澎湖島諸多離島當中,面積最大的島嶼,而七美人塚就位於澎湖縣七美鄉的南港村。相傳在明朝嘉靖年間,倭寇曾經橫行侵襲此島,當時有七位正於河邊洗衣的年輕女子遭受倭寇集體圍擾,七名女子為力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