景點介紹
金山鄉位於台灣的東北角,背山面海,緊鄰著太平洋與台灣海峽,舊名為「金包里」,是由平埔族社名翻譯而來的。此地本來由平埔族開拓,清末,福建漳、泉二卅的移民陸續來此開拓,在此落地生根。由於此地三面環山,所以在日據時代,日本人保留了「金包里」的金字,改名為「金山」;而在光復後,依照原名改為「金山鄉」。
金山地區人民原以務農為主,近來因經濟成長等因素,農業已漸漸式微,其較具代表性的特產以甘藷、筊白筍為大宗,半山上的特產則以花卉、苗圃、竹筍、蔬菜為最多。今日的金山,有四通八達的公路,西可達石門、淡水,東可達萬里、基隆,南可達陽明山國家公園,位居北部地區觀光的中心點,即可遊山,又可戲水,是北部地區旅遊的熱門去處。
金包里老街
為金山最古老的一條街,在這條街的西段,有一座開漳聖王廟,此足以證明金山鄉祖先來自於福建漳州;老街兩旁建物多已改建,少部份外觀仍保留原來的樣子。慈護宮為金山居民祭拜媽祖的地方,也是居民的信仰中心,因極其靈驗,香火鼎盛。位於金山老街尾廣安宮前的小吃攤,賣鴨肉(土番鴨)獨步全省,雖無招牌可言,但生意之好,以發展成整條街左鄰右舍約十餘戶的一樓皆為其所借用,而逢例假日更是「一位難求」,儘管有「塞車」與「停車」等問題,饕客仍是「趨之若鶩」。
燭台雙嶼
濱海的美麗風景為金山特色,金山岬東側450公尺外,有兩座小島,稱為「燭台雙嶼」,乃海底受蝕的珊瑚礁岩隆起後所形成。新金山海濱游泳場,沙灘綿長、海水潔淨,每年夏季吸引大批戲水人潮。
金山青年活動中心
由救國團所辦面積最大、也是第一個設立的活動中心,約在 2號省道43公里處,其中的設施完善,有住宿、餐飲、會議中心、烤肉區、露營區,更有美麗的海水浴場及佔地廣達4000坪的溫泉健身館。
法鼓山
由聖嚴法師所辦,目的為振興佛教,並以「提昇人的品質,建設人間淨土」為理念,建立一個集教育、文化、修行與弘法功能的佛教園地。
交通資訊
1.高鐵
搭高鐵至台北站下,再轉搭其他大眾運輸工具。台灣高鐵網站http://www.thsrc.com.tw/
2.客運
(1)台北公園路公保大樓前搭經陽明山往金山的皇家客運,自6點整至18點整約每整點各從台北至金山,假日另有加班車。詳洽02-22969666
(2)由基隆市乘坐開往淡水、金山的基隆客運,或淡水客運,於金山站下車即可到達。詳洽0800588010
(3)由淡水乘坐開往金山線客運班車的國光客運或淡水客運,在金山站下車即可。
(4)國光客運台北北站經聯合報、翡翠灣、野柳至金青中心,每20分鐘一班,行程約1時30分。詳洽02-25583060
【自行開車】
1.從台北走2號省道陽金公路→經陽明山至金山,全程約40餘公里
2.中山高下萬里交流道→經野柳至金山
3.從淡水走2號省道→經三芝→石門即可至金山,全程約47餘公里
4.從基隆走2號省道→經萬里→野柳即可至金山,全程約23餘公里
貼心提醒
金山素稱為"台北後花園",當地名產有臺農66號「紅心甘藷」與「芋頭」、「茭白筍」併稱"金山三寶",至今已成為金山主要農作物,還有清新淡雅、鮮嫩可口的箭竹筍亦是本地農產品之一,是您來到金山不可錯過的選擇。